close

上海文化有著怎樣的本來面貌

內容摘要:熊月之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、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、復旦大學特聘教授。這是上海跟許多城市不一樣的地方,也是我們今天瞭解海派文化、瞭解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關聯應該知道的東西。

關鍵詞:上海文化;江南文化;海派文化

作者簡介:


海派文化以江南文化為基礎,以移民人口為載體

講完江南文化,再來看上海。上海是江南一部分,海派文化是在江南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。

在開辟為通商口岸之前,上海行政隸屬關系是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。以前西方人來上海,說“上海是中國的三等城市”。為什麼是三等城市?因為中國那個時候的城市,第一等是省會城市,如廣州、杭州、南京;第二等是府城,如松江、寧波等;第三等就是縣城,上海那個時候叫上海縣,所以是第三等城市。

不過,當時上海在全國並不是很小的城市。美國漢學傢施堅雅研究認為,1843年,上海在全國城市的序列當中排在第12位。第一名是北京,第二名是蘇州,第三名是廣州,然後是武漢、杭州、成都、福州、西安、南京、長沙、天津,上海是第12名。

開埠以後,上海快速興起。到1919年已成為中國特大城市,人口是240萬,比第二名廣州多80萬,比第三名天津多150萬。由此,我們說上海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城市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

回過頭來看海派文化,它有兩大基礎:一個是移民人口,另一個是江南文化底色。

上海人口從1843年的20多萬增加到1949年的500多萬,其中85%是實木餐桌工廠|實木餐桌訂製工廠從全國各地來的。這就帶來以下幾個特點:一是異質性,人們來自不同地方;二是人口密集性,城市人口密度遠高於其他地方;三是陌生性,互相之間不熟悉,屬於陌生人社會;四是流動性,上海人口跟全國各地有密切的聯系且流動頻繁,使得上海成瞭全國的上海。

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,移民人口當中的80%是江南人。人是文化創造的主體,也是文化的載體。來上海吃什麼、穿什麼、用什麼、怎麼做事情,都會體現自己的本來文化。上海的海派文化以江南文化為基礎,以移民人口為載體,並學習瞭西方的一些東西,進而逐漸發展起來。

具體可總結為以下幾個特點:

一是獨立。外來移民離開原來相對熟悉的社會環境,原來對人約束的傳統宗法環境不存在瞭,個人有瞭更大的發展空間。這種空間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提供瞭理想的環境。

二是務實。江南人很務實,到瞭城市以後更加務實,會理直氣壯地經商牟利,理直氣壯地享受生活。

三是自強。所謂自強,就是原來的傢世背景沒有什麼用瞭,在上海發展主要看個人的才華和能力,因此非常強調自己能力的鍛煉。

四是創新。上海各路人才都有,中外人才實木桌板宜蘭|實木桌板工廠宜蘭都有,要想從競爭中勝出,一定要善於創新。

五是法治。我們以往對老上海有片面的理解,以為上海灘是亂七八糟的,到處有流氓鬥毆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
事實上,上海是近代中國法治系統發展頗為完善的城市,近代中國最早的律師制度由上海引進,且上海人較早地形成瞭重視法規、重視法律的傳統。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,人們來上海談判合作還會發現,跟上海人談判很難,因為上海人對具體的法律條文很講究,但談成以後,會嚴格遵守、兌現條文。

六是由愛鄉而愛國。正因為上海和全國各地有密切聯系,外地一有大事,上海市民就會特別關心。五四運動最先在北京爆發,先是學生罷課,到瞭上海後就變成工人罷工、商人罷市,引發全世界的關註。

近代上海有自己的公共空間、自己的報紙、自己的電臺、自己的演說,故當其他地方發生事故後,上海有一定的餘地跟進。比如,著名的抗日歌曲、劇目,如《大刀進行曲》《放下你的鞭子》等,大多在上海產生,原因就是上海是全國抗日救亡的中心。這就是城市對於文化集聚的作用。

此外,作為中西方交流的前沿和窗口,上海相比國內其他地方更具國際視野、更能海納百川、兼容並蓄。這是上海跟許多城市不一樣的地方,也是我們今原木桌板價格|原木桌板多少錢天瞭解海派文化、瞭解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關聯應該知道的東西。

思想者小傳

熊月之 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、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、復旦大學特聘教授。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、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,致力於近代史、上海史研究,主編《上海通史》。

(整理人:王珍)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wheadkjuns 的頭像
    sewheadkjuns

    sewheadkjuns的部落格

    sewheadkju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